在目前,小儿推拿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一些妈妈们都会给宝宝做推拿。小儿推拿运用各种手法刺激小儿穴位,从而使小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有治病功效的一种保养方案。
小儿推拿是很传统的一种儿童保养方案,能进步宝宝的体抗力,有效的缓解宝宝的各种病状,很受妈妈们的欢迎。那么小儿推拿的作用到底有哪些呢?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小儿推拿有用吗
小儿推拿是建立在祖国医学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学说为理论指导,运用各种手法刺激穴位,使经络通畅、气血流通,以达到调整脏腑功能、治病保养目的的一种方案。
小儿推拿的疗养体系形成于明代,以《保婴神术推拿经》等小儿推拿专著的问世为标志。小儿推拿的穴位有点状穴、线状穴、面状穴等,在操纵方案上夸大轻快柔以及、平稳着实,注重补泻手法以及操纵程序,对常见病、多发病均有较好疗效,对消化道病症疗效尤佳。
小儿推拿的作用
小儿推拿护理作用有哪些呢?据专家先容,小儿推拿护理作用可概括为平衡阴阳、调以及脏腑、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扶正祛邪。具体表现有如下:
进步小儿机体的各项性能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实,小儿推拿确实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此外还能够保证小儿气血充盈,膳食不偏,食欲旺盛、发育正常等。
缓解、解除小儿病痛
当小儿生病时,能够推拿小儿身体的某一部位,通过经络的联系,使其体内相应的脏腑产生相应的生理变化,从而达到疗养病患的作用。小儿推拿的疗养范围非常广,能够疗养发热、感冒、咳嗽、流口水、腹痛、腹泻、大便干燥、厌食、遗尿、夜啼等多种常见病患,且疗养效果十分明显。
未病先防,进步小儿对病患的抵抗能力
小儿推拿对小儿强身防病的功能,主要体目前两个方面,一是未病先防,通过推拿,使小儿经络通畅、气血调以及、正气充足,从而起到未病先防的功效;二是防病传变,小儿得病后传变较快,轻易发生危险状态,而推拿能够起到防止传变和发生危险病症的作用。
小儿推拿的手法
腹
位置:腹部。
主治:腹胀、食积、呕吐、腹泻、疳积。
操纵:指摩、掌摩约5~10分钟;沿季肋向外分推。
胃经
位置:拇指掌面第二节或大鱼肌外侧缘。
主治:腹泻、呕吐。
操纵:直推300次。
脾经
位置:(1)拇指螺纹面;(2)拇指桡侧缘。
主治:消化不好、腹泻、呕吐、疳积。
操纵:旋推拇指螺面或屈其拇指,沿拇指桡侧缘直推约300次,或直推拇指螺面约300次。
肺经
位置:无名指螺纹面。
主治:胸闷、咳喘。
操纵:旋推或向指尖方向直推约200次,或由指尖向上直推100次。
肺俞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微暇。
主治:发热、咳喘。
操纵:按、揉50次,或沿肩胛骨内缘自上而下分推30次。
内八卦
位置:掌心劳宫穴四周。
主治:咳喘、呕吐、腹泻。
操纵: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用运法50次,掐3~5次。
三关
位置3庠鸢臂桡侧缘(太渊穴到曲池穴)。
主治:发热、恶寒、无汗。
操纵:直推300次。
六府
位置3庠鸢臂尺侧缘(神门到少海)。
主治:发热、汗多、大便干燥。
操纵:直推300次。
二人上马
位置:手背侧小指与无名指指关节后陷中。
主治:牙痛、惊、腹痛、脱肛。
操纵:掐3~5次,揉30次。
虎口
位置:手背侧第一、二掌骨之中,稍偏食指(即合谷穴)。
主治:感冒、牙痛。
操纵:拿3~5次。
龟尾
位置:尾骨端到肛门之间(即长强穴)。
主治:腹泻、脱肛、大便干燥。
操纵:揉、旋推300次,掐3~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