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是一件特别不容易的事情,稍不小心就会走上歧路。这是我的最大感触。最近有幸读了《好父母决定孩子一生》,我如获珍宝,如饥似渴地读起来。
这本书是由著名的亲子教育专家陆惠萍老师写的,陆老师25年来一直致力于亲子教育的实践和研究,见解独到,感悟深刻,其教育理念和方法让我们父母很有感触。陆老师在书中提到父母的习惯直接的影响孩子。习惯好坏影响一生成败!多一个好习惯就会多一次成功的机会,多一份成功的信心。
好习惯是决定孩子一生命运的关键。好的习惯将会伴随孩子的一生,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生活、做人或者处世中均能体现。它以一种无比顽强的姿态贯穿于生活的每个细节,从而主宰着人的一生。对于孩子来说,要成就学业、事业,要拥有美好的人生,必须养成良好的习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生活的一切都会变得顺其自然!
但习惯也有好习惯与坏习惯之分。一个具有良好习惯的人容易受到别人的尊敬,使别人更愿意与他相处。具有良好习惯的人不会抱怨社会,不会抱怨人生,不会认为生活枯燥无味。具有坏习惯的人只会一味埋怨,不懂进取,这样的人不会讨人喜欢。因此我们要培养好习惯,改正坏习惯。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更清楚地知道我为人母在培养孩子习惯的道路上应该怎么样做,并且反思了自己的不足,从而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需要怎样去完善自己。
孩子就像一块没有雕琢过的玉石,作为父母我们的责任重大。陆老师讲到: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父母的言行习惯直接会被孩子复印,所以我们父母千万不要增加孩子的错误记忆。弟子规中有这样一句话“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能也”。看完这本书,我才发现我做错了许多。孩子小,犯错是难免的,教育批评也是必须的,但批评要针对某件事,最好不要反复提起,以免加强孩子对不好事件的记忆。我们应该给孩子做正面的引导,多树立身边的榜样,用身边的事例去影响他们。
每周五晚上带着孩子去上课--大象心理研究读经活动。大象的邓老师讲到:养育孩子就如同盖一个房子,七岁以前是打地基的阶段,学龄孩子时期如同在盖房子的结构,青春期是把房子完工的时候。打地基的时候,地基要打稳,才能撑起房子。这时期父母要有耐性,花时间慢慢地把一些基本的事情做好,孩子日后才能拥有独立人格,顶天立地,很自在地生活在地球上。
在这期间,有规律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让孩子有属于自己的房间,培养孩子独立的感觉。七岁以前,家长要求孩子做什么事时,自己的心一定要放在那里,彷佛那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事。不要和孩子说教、讲道理。行动比言语更有力,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则给孩子看。为了孩子们好,父母有时必须做必要的牺牲。例如在孩子清醒的时刻,不要看电视,放弃昔日周末赖床的美好时光。随着幼儿逐渐长大,父母慢慢地从参与者(和孩子一起活动),退到旁边成为观察者,不要事事都想介入干涉,不要过度保护孩子。允许他们跌倒或失败,让他们自己去摸索一条路站起来。
在家庭中就如同太阳照进房子里般地温暖。夫妻之间的关系要处理好,孩子便能感受到家中的温馨。晚餐最好大家一起吃。全家一起共进晚餐家庭的孩子,长大后也通常较成功。全家一起吃早餐也是另一种变通的办法。他提醒为人父母,不要问孩子太多问题,少说多听多看。尽量减少孩子坐在车上的时间,因为那对孩子是很大的刺激。多鼓励孩子和父母一起做园艺工作,在郊外散步,花时间在大自然中,会感受到很强的治愈力。
作为父母,我要用科学理论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用实际行动来感染我们的孩子,用耐心去扶好孩子人生路程的每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