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在智慧树大家庭里,不只有爸爸妈妈,还有很多热情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感谢您们为隔代儿孙的健康成长所付出的心血。
今天我要聊的话题是“爸爸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文末,还会送出5份薄礼,以表大家对“桃子妈”的关注。
“妈妈,我的袜子去哪了?”
“妈妈,我要大便!”
“妈妈,青蛙为什么会变成王子?”
“妈妈……”
哪怕爸爸正坐她身边,而我在蹲马桶,桃子开口的第一句依然是“妈妈”。在她的字典里,妈妈是吃喝拉撒睡的管家婆,是生活的百宝箱!
咦?爸爸去哪了?
中国大多数家庭,孩子的养育、教育角色通常都是由妈妈扮演。在传统童话故事里,都会这样讲“在一个小山林里住着猪妈妈和三只可爱的小猪”、“小白兔跟着妈妈去采蘑菇”、“猫妈妈带着小猫去钓鱼”......,相比之下,有爸爸角色的故事少之又少。
古语道:“子不教,父之过”。古代人都知道爸爸在孩子成长教育中的重要性。
在一个家庭里,爸爸常常以“养家糊口”为由,把陪伴和教育孩子的责任交给妈妈或老人来承担。父爱“缺位”成为现代家庭的普遍现象。很多爸爸抱怨孩子“跟自己不亲”、“妈妈永远是第一位”。是孩子真的跟你不亲吗?你在养育的路上付出了多少?你陪伴孩子的时间有多长?是不是也改反思一下?
有一档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火遍大江南北,就是让爸爸和孩子通过多日的、全天候的亲密接触,爸爸承担这几天孩子所有的吃喝拉撒睡玩的责任,短短的几天时间,孩子们对爸爸难以割舍的依恋之情让人动容。这档节目的收视率之高和好评度之高,足以看出现代家庭里父亲对孩子成长和教育的关注和重视。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爸爸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爸爸的角色是妈妈无法代替的,如人格教育、创新教育、性别角色示范教育、人文素质教育等。
突然想起一个朋友前几天发的一篇微信朋友圈,我截图分享给大家看看。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种种同性别角色相符合的行为,是他们在婴幼儿时期同父亲的教养分不开的。幼儿期是孩子形成正确性别角色的关键时期,男孩从父亲那里观察、模仿男性的语言和行为,逐步树立起男子汉的气概;女孩则从父亲那里接纳、学习同异性接触和交往的经验,这对孩子身心健康和人格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许多做父亲的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塑造孩子人格和阳刚之气的人生历程中的作用。”
国外研究显示,“缺乏父爱综合征”的孩子与那充分获得父爱的孩子相比,中学辍学率及成年后犯罪率均高出2倍;假如是女孩,长大后成为单身母亲的几率则高出3倍;缺乏父爱的孩子年龄愈小,患综合症的危险愈大......
爸爸们看了以上内容,是否已经意识到自己给孩子的教育太少了?对孩子的耐心太少了?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了?跟孩子的交流太少了?
没关系,现在,桃子妈就给你一个亲子阅读的机会。我精心挑选了5本关于“孩子和爸爸”的精美绘本免费送给你们。